朋友们,我们聊一个比较魔幻的话题。
为什么现在很多游戏,美术越来越牛逼,引擎越来越真实,钱越花越多,但我们玩起来总感觉……差点意思?
是玩法不够创新?是剧情不够深刻?还是氪金不够良心?
都不是。
我最近去了一趟湖北省博物馆,看完一圈,悟了。
根本原因在于,我们所有游戏设计师,想象力加起来,可能都打不过几千年前的老祖宗。甚至可以说,现在市面上99%的奇幻、仙侠、历史题材游戏,其核心美术、世界观乃至数值设定,本质上都是对这些博物馆里“老古董”的一次又一次拙劣、肤浅、且毫无灵魂的模仿。
说白了,顶级游戏公司花几十个亿搭建的所谓幻想世界,在这些真正的“神装”面前,就像一个笑话。
湖北省博物馆,与其说是个博物馆,不如说是一个尘封了数千年的、从未开过新版本的神级MMORPG的后台数据库。
这里面的每一件“展品”,都是一套已经绝版的、属性逆天的、足以引发全服战争的传奇装备和世界观设定集。
不信?我们一件一件盘。
一、越王勾践剑:BUG级的毕业武器,GM看了都想删号
所有做武器的游戏策划,都应该来这把剑面前磕个头。
你做的传奇武器,要么是光污染,要么是数据膨胀。但这把剑告诉你什么叫真正的“神装”。
出土的时候,在地下埋了两千五百年,没上油没保养,拿出来,一剑划开20多张纸。这什么概念?
这是现实世界的物理引擎出了BUG。你游戏里的“不锈”词条,是代码写的,人家这是用材料科学和逆天工艺硬刚出来的。剑身上的菱形暗纹,是当时最顶级的表面处理技术,不仅好看,还防锈。近战武器带一个永久不损耗的持续性BUFF,这数值策划怎么当?
还有剑格上的鸟篆铭文:“越王鸠浅,自作用剑”。这就是装备的“Lore”,装备的背景故事。八个字,告诉你这把剑的主人是谁,什么来头,逼格拉满。比你游戏里那几千字的冗长背景介绍带劲多了。
讲白了,这把剑就是游戏里那种你以为是外挂,结果发现是系统底层设定的神器。所有游戏里的“上古神兵”,在这玩意儿面前,都像是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塑料玩具。
二、曾侯乙编钟:一个道具,干翻你整个音频部门
现在的游戏,动不动就吹自己的BGM是某某大师操刀,交响乐团实录。
挺好,但也就那样。
来看看曾侯-Pro-Max-Plus编钟。65个挂件,总重2.5吨。这不是乐器,这是古代的音频工作站,是青铜版的FL Studio。
牛逼在哪?
一钟双音。敲中间和敲边上,是两个不同的标准音。这意味着什么?这意味着用一半的编制,就能实现翻倍的音乐表现力。这是硬件层面的算法优化。
七声音阶。你以为多来咪发索拉西是西方传来的?不好意思,两千多年前,我们已经玩得明明白白。这套编钟的音域,横跨五个半八度,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-度。
说真的,这事儿就离谱。
你游戏公司养一个几十人的音频团队,做的配乐可能还不如人家一套青铜器。每天博物馆里还有编钟演奏表演,那声音一出来,什么史诗感、什么苍凉感,直接拉满。你花大价钱做的BGM,能有这种穿越时空的震撼力吗?——不能。
这就是顶级道具自带的BGM光环,走到哪,BGM就响到哪。
三、元青花四爱图梅瓶:氪金都抽不到的顶级限定皮肤
说到皮肤和外观,我们总觉得是现代游戏的产物。
错了。几百年前的王爷,比我们懂多了。
元青花这玩意儿,本身就是陶瓷界的SSR,存世量极少。带人物故事的,更是SSR中的SSR,属于那种你抽干卡池都见不到一张的水平。
这个梅瓶上画了啥?“四爱图”。王羲之爱兰花,陶渊明爱菊花,周敦颐爱莲花,林和靖爱梅花仙鹤。这四个大哥,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圈的顶流偶像。
把四个顶流的故事画在一个瓶子上,这是什么?
这就是顶级IP的梦幻联动。
这不比你游戏里那些二次元老婆的泳装皮肤、圣诞皮肤有文化内涵?(当然,这只是我个人看法)人家这一个皮肤,背后是四个独立的故事线,是四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。这叫文化输出,这叫格调。
你游戏里的皮肤,除了让你的角色看起来更亮、更闪、更烧钱,还能干嘛?这个梅瓶告诉你,一个顶级的“皮肤”,是可以承载历史和文化的,是可以讲故事的。而且这玩意的爆率,是真正的零。
四、曾侯乙尊盘:挑战现代3D建模和打印技术的“疯子”
如果说前面的装备还是在数值和功能上碾压,那这个尊盘,就是在技术力上,指着所有3D美术师的鼻子骂“废物”。
这玩意儿,是失蜡法铸造的。你不用管这是什么技术,你只需要知道,它上面的那些龙、蛇、蟠螭,层层叠叠,密密麻麻,复杂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。
你让现在最牛逼的3D建模师,照着这个建一个模,你看他会不会疯掉。你再让他把这个模型用3D打印机打出来,你看现在有几台打印机能做到这个精度和细节,还是一体成型的。
我反正是没看懂。
这东西就是古代工匠的一次技术炫技。它存在的意义,就是为了告诉后人:“我能做到你做不到的事。”
游戏里的装备模型,为了优化,还得拼命降面数,控制多边形数量。而这个尊盘,就是用无限的“多边形”在堆砌细节,每一个细节都在嘶吼着两个字:奢华。
这真的很重要。我是说,这事儿真的、真的很重要。它代表了一种不计成本、不考虑“优化”的、纯粹的艺术追求。
五、云梦睡虎地秦简:史上最硬核的“游戏规则与更新日志”
我们都讨厌游戏里冗长的用户协议和版本更新说明。
但如果这份说明,是大秦帝国的呢?
这些竹简,是一个叫“喜”的秦朝基层公务员抄写的。里面是什么?是秦朝的法律条文、行政规范、办案指南。
这东西为什么牛逼?因为它把一个“游戏”的底层规则,给你扒得干干净净。
大到国家怎么立法,小到田地怎么划分,官吏怎么考核,甚至打架斗殴怎么判罚……所有细节,一清二楚。
这不就是最原始的“游戏设定集”和“版本更新日志”吗?
你玩一个秦朝背景的游戏,里面的官职、法律、社会风貌,都是游戏策划参考史书再加工的。但这个秦简,它不是二手资料,它就是第一手的游戏源代码。它告诉你,那个叫“大秦”的超大型硬核生存游戏,当年到底是怎么玩的。
没有美化,没有魔改,就是最真实、最残酷的规则本身。这比任何游戏剧情都来得震撼。
剩下的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虎座鸟架鼓,那是顶级坐骑和乐器的二合一神装,自带BGM和飞行功能。
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,那是游戏最早的“过场动画”和“剧情连环画”,告诉你贵族的生活有多铺张。
石家河玉人像,那是四千年前的“捏脸”和“微雕”技术,在几厘米的玉石上,把人物的五官、帽子、耳环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。
……
所以你看,我们今天在游戏里追求的一切,无论是强大的武器、动听的音乐、华丽的外观、精致的模型,还是宏大的世界观……
老祖宗们在几千年前,早就玩明白了,而且玩到了我们至今都难以企及的高度。
他们不是在做“道具”,他们是在用器物,构建一个真实不虚、充满想象力的世界。
现在的游戏,缺的不是技术,不是钱,而是这种根植于文化、敢于挑战技术极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我们总想着去创造一个虚无缥缈的异世界,却忘了,最牛逼的那个世界,就藏在我们的历史里。
那些展柜里的青铜、玉器、漆器,它们不是冰冷的古董。
它们是代码,是设定,是BUG,是一个已经关服的、神级文明留给我们这些新玩家的……
一点小小的震撼。
本报(台/网)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查查看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