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夏天,我带着表弟小宇去了一趟衢州的江山,目标直指那座久负盛名的江郎山。小宇刚上初中,平日里胆子不大,连过山车都不敢坐。可这次他却主动提出要挑战“一线天”——那个夹在两座巨峰之间、仅容一人通过的陡峭岩缝。
“哥,你说我能行吗?”出发前一晚,小宇坐在沙发上,手指不停地抠着裤缝,声音有点发颤。
“怕了?”我笑着看他,“你不是说要当‘最勇敢的男生’吗?”
他咬了咬嘴唇:“可网上都说,一线天特别窄,有的地方连手机都伸不直。”
“那就别带手机。”我故意逗他,“爬上去的时候,只管往前看,别往下瞅。”
第二天清晨,我们站在江郎山脚下。晨雾缭绕,三爿石拔地而起,像三位沉默的巨人守望着大地。阳光斜照在石壁上,泛出青灰的冷光,显得格外肃穆。小宇仰头看着那条几乎垂直的裂隙,咽了口唾沫:“这……真的能过去?”
“走吧,”我拍拍他的肩,“退缩的人,永远看不到山顶的风景。”
我们沿着石阶缓缓而上,越往上,空气越稀薄,脚步也越沉重。终于,来到了一线天的入口。两侧石壁如刀削斧劈,抬头望去,天空被压缩成一条细长的蓝线,仿佛随时会合拢。风从缝隙中穿过,发出低沉的呜咽声。
“我……我不敢。”小宇突然停住,手紧紧抓住栏杆,脸色发白。
我回头看他,心里也咯噔一下。说实话,我自己也有点腿软。但我知道,这时候不能退。“你看那边,”我指着前面一个正在攀爬的小女孩,“她比你还小,都没哭。”
小女孩回过头,冲我们笑了笑,继续往上爬。那一刻,小宇的眼神变了。他深吸一口气,低声说:“我试试。”
真正的考验从中间段开始。石阶越来越陡,有些地方需要侧身贴壁,手脚并用才能挪动。最窄处,我的背包差点卡住,只得卸下来让小宇帮我托着递上去。每一次移动,石壁都像在挤压胸口,呼吸变得急促。我听见小宇在我身后小声数着:“一、二、三……别往下看,别往下看……”
“哥,我脚滑了一下!”他突然惊叫。
我立刻停下,回头一看,他的右脚正悬在半空,左脚踩在一块湿滑的石头上。我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。“别动!”我压低声音,“左手抓牢铁链,慢慢移重心过来。”
几秒钟像几个世纪那么长。终于,他稳住了身体,喘着粗气靠在石壁上,眼圈有点红。
“要不……我们回去?”他声音颤抖。
我摇摇头:“已经过了最难的一段。再往上十米,就到出口了。你现在下去,比上去更危险。”
他盯着我看了几秒,忽然咬紧牙关:“好,我上去。”
最后那段路,我们几乎是爬着过去的。汗水顺着额头流进眼睛,火辣辣的疼。但谁也没喊累,谁也没再提放弃。当我终于钻出一线天,站在开阔的平台上时,整个人像被抽空了力气,一屁股坐在地上。
“我们……做到了?”小宇爬上来后,声音还在抖,但脸上却绽开了笑。
我点点头,望向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峦,云海翻涌,朝阳正好。那一刻,风吹在脸上,带着草木的清香,也吹散了所有的恐惧。
“哥,”小宇突然说,“原来害怕的时候,只要不停下,也能走到终点。”
#不一样的早秋漫游季#
我笑了,揉了揉他的头发:“这就是勇敢啊。”
下山的路上,他一直哼着歌,时不时回头看一眼那道幽深的裂隙。我知道,那不再是一个令人畏惧的通道,而是一枚刻在他成长路上的勋章。
江郎山的一线天,从来不只是石头与天空的缝隙,它是人心中那道“敢不敢”的界限。跨过去,世界便不一样了。
查查看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